15806531677

news

公司新闻

当前位置:首页公司新闻问与答(Q&A):关于直读式红外测油仪使用中的高频问题解答

问与答(Q&A):关于直读式红外测油仪使用中的高频问题解答

更新时间:2025-10-20点击次数:24
  直读式红外测油仪作为检测水中油类物质(如石油类、动植物油)的核心设备,凭借“快速、直接、无需试剂”的优势广泛应用于环保监测、石油化工及水务管理领域。但在实际使用中,用户常遇到操作、校准及结果解读等方面的问题。以下针对高频疑问,提供简明解答。
 
  Q1:为什么测量时需要选择特定红外波长(如2930cm⁻¹、2960cm⁻¹、3030cm⁻¹)?
 
  A:油类物质中的特征官能团(如CH₂、CH₃基团的伸缩振动)会在特定波数产生吸收峰。直读式红外测油仪通常采用“三波数法”——2930cm⁻¹(CH₂基团不对称伸缩振动)、2960cm⁻¹(CH₃基团不对称伸缩振动)用于定量总油,3030cm⁻¹(芳香环C-H伸缩振动)辅助区分油类与极性物质(如动植物油)。通过测量这三个波数的吸光度,结合标准曲线计算油含量,可排除水样中杂质(如悬浮颗粒、有机物)的干扰,提高准确性。
 
  Q2:样品前处理(如萃取)有哪些关键注意事项?
 
  A:红外测油仪通常需配合四氯乙烯或四氯化碳萃取水样中的油类(现行标准已逐步替换为环保型萃取剂)。前处理需注意:①萃取剂纯度必须达标(如农残级四氯乙烯,透光率>80%2930cm⁻¹),否则需用硅酸镁柱净化;②振荡萃取时间需严格(通常2-5分钟),确保油类充分转移至有机相;③分层后需清晰分离水相与有机相(避免水珠混入萃取液,导致测量时基线漂移);④萃取液需避光保存(萃取剂见光易分解),并在24小时内完成测量。
 
  Q3:仪器显示“基线不稳定”或“零点漂移”怎么办?
 
  A:基线异常通常由以下原因导致:①光源老化(红外光源寿命约1000-2000小时),需检查光源状态并联系厂家更换;②检测池污染(残留油渍或萃取剂结晶),用无水乙醇或专用清洗液浸泡检测池10-15分钟,再用高纯氮气吹干;③环境温度波动(>±2℃),仪器需置于恒温环境(20-25℃),避免空调直吹或阳光直射;④电路干扰(如附近有电机或高频设备),远离干扰源并接地。
 

 

  Q4:测量结果与实验室标准方法(如红外分光光度法)偏差大,如何排查?
 
  A:首先确认校准有效性——检查标准曲线(通常用正十六烷、异辛烷、苯等配制)是否在有效期内(建议每周重新校准),并使用有证标准物质(如浓度10mg/L的石油类标准溶液)验证;其次检查样品一致性——若水样含大量悬浮物,需离心(3000rpm,10分钟)或过滤(0.45μm滤膜)去除干扰;最后对比操作流程——确保萃取剂用量、振荡萃取时间、分层操作与标准方法一致(如HJ 637-2018《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》)。
 
  Q5:仪器长期不用时如何维护?
 
  A:停用前需清洁检测池(用无水乙醇擦拭),排空萃取剂管路(避免残留液体挥发结晶堵塞),并将光源切换至待机模式(降低功耗)。存放环境需干燥(相对湿度<60%)、避光,避免温度低于5℃(防止光学元件结露)。重新启用时,先开机预热30分钟(使光源与检测系统稳定),再用标准溶液校准后再测量。
 
  直读式红外测油仪的使用重在“细节控制”。掌握这些高频问题的解决方法,能帮助用户快速排除故障,确保测量结果可靠,为油类污染监测提供精准数据支撑。

服务热线
15806531677

扫码加微信